- 王彬:敘事學在中國的本土化與發展【2019-07-09】
- 池莉:我在等自己成長 能看透上下三代人、往來百年史【2019-07-08】
- 阿來:我相信自然的力量【2019-07-08】
- 李洱:長篇小說在試圖與“碎片化”對抗 【2019-07-05】
- 韓少功:為那些不可命名的東西書寫【2019-07-05】
- 阿來:我愿意寫出人性的溫暖和閃光【2019-07-04】
- 喬曉華:像做時尚雜志一樣做《小說界》【2019-07-02】
- 止庵、雙雪濤對談《游獵慘劇》【2019-07-01】
- 張炯:中國文學走向人民文學大繁榮的時代【2019-06-26】
- 阿來:真正能使人凈化的就是美【2019-06-25】
- 二月河:紙質書不會消失,將會成為奢侈品【2019-06-24】
- 程光煒:當代文學七十年的分期、研究和史料建設【2019-06-24】
- 陳集益:打開時代與歷史的魔盒【2019-06-20】
- 范小青:我的小說經常從“尋找”開始【2019-06-20】
- 阿來:《云中記》要寫出中國文學缺失的那一環【2019-06-18】
- 周國平:人要有健康的生命狀態和高貴的精神追求【2019-06-17】
- 范小青:為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時代立傳【2019-06-17】
- 嚴歌苓:《媽閣是座城》賭徒的“史詩”【2019-06-13】
- 李堯:面對世界文學的激流,譯者要懷著虔敬【2019-06-12】
- 畀愚:燦爛與灰暗的瞬間【2019-06-06】
- 管平潮:用文字把世界變得更美好【2019-06-05】
- 張怡微:在敘事中傳遞心靈的力量【2019-06-04】
- 薛濤:人性的弱點生來便屬于文學,而優點則不然【2019-05-29】
- 金波:從未遠去的童年【2019-05-29】
- 歐陽江河:從鄉村出發,把呂梁文學季辦成“文學家的節日”【2019-05-23】
- 程永新:作家的知音和提衣人【2019-05-22】
- 李修文vs楊曉瀾:不須出處求真跡,卻喜忠良作話頭【2019-05-22】
- 葉辛:作家要描摹時代更要超越時代【2019-05-20】
- 高平:刻骨銘心的軍旅 永不停歇的寫作【2019-05-10】
- 馮驥才:書桌應該放在大地上【2019-05-09】